搜尋此網誌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繪本:巫婆與黑貓

      想跟孩子們談談同理心,開學初共讀了蝌蚪運動會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溝通傾聽別人想法的重要.接著再共讀「巫婆與黑貓」的故事,故事說到一半派了閱讀任務,請他們幫巫婆與黑貓想想好方法可以圓滿解決他們的問題.隔週我整理了大家的方法歸納出下面六點,然後依照他們有興趣的部份提出來討論.吵吵鬧鬧、恍恍惚惚中大家卻也越來越投入,想法也越來越多!
      如果你要問我從此以後老師是不是能過著快樂共讀的幸福生活、學生是不是更有同理心?我想引用路易斯.薩奇爾在「洞」這本書中說的一段話:「各位讀者或許更關心史丹利在性格與自信心上的變化吧.不過那種變化是不著痕跡地,很難測量得出來,並沒有簡單的答案.」

<討論紀錄>
在黑板寫下歸納出來的六點
1、幫小波加一個新床
2、小波睡覺時把他的眼皮變綠色
3、把房子變彩色
4、把東西變紅色
5、把地板變顏色
6、把小波變成他自己喜歡的顏色

「第六點比較好.」
「小波就不喜歡被變其他顏色了啊!」
「讓她再說說看為什麼她覺得第六點好?」我接著說
「因為是變成她喜歡的顏色,所以有問過小波的想法了啊!」
「那如果他就是喜歡黑色呢?」另一位學生又提出
「這樣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了!」有人洩氣的說

「第三點比較好!」
「如果要用第三個方法,有什麼事情需要注意的嗎?」我問
(安靜了一會)
「巫婆喜歡彩色嗎?」有人提出問題
「恩~要知道巫婆是不是真的喜歡自己的房子變彩色,還是她是為了不讓小波傷心而勉強自己.」我回應著
「要記得把小波先抱出來」突然轉了一個話題
「房子變彩色跟小波有什麼關係啊!?」
「對啊!對啊!…#$%^&
(我最怕的情形來了!其實大家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說“對啊!”有沒有道理,只是跟著大家一起起鬨
「我們讓她把話說完好嗎?」我讓大家安靜下來
「不然小波也會一起變成彩色….
「是房子變彩色又不是貓變彩色」「對啊!對啊!#$%^&*%^… 」又吵起來了
「我們安靜,讓她再講清楚一點!」我再次管理秩序
「因為巫婆如果在外面對著房子變法術,那整個房子所有的東西就都會變色了!」
「不會啦~因為巫婆只會變房子不會變其他的東西啊!」
「那這樣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先做個假設嗎?」
(也許太困難了!好像不懂我的意思)
「我們假設巫婆不是個迷糊巫婆,咒語不會唸錯,解除同學的疑慮」我接著說

「第二點我有點看不懂」
我解說了一下,當小波睡著時眼皮閉下來就能把它變綠色
「那這樣張開眼睛就看不到了啊!不是多餘的嗎?」
「睡著的時候就知道小波在哪裡了啊!」
「那醒來的時候不就看不到了,還不是一樣」
「我想他是在說閉起來眼皮是綠色的,張開時眼珠是綠色的,所以不管張開或閉著都是綠色的了!」
這時連我在內好幾個人同時說了聲「喔~」
「可是故事一開始不就說了,雖然眼睛是綠色的但巫婆還是會踩到他啊!」
「為什麼會這樣?」
我請一位學生自願上來扮演小波,假裝趴在地上的姿勢
「這樣趴著都看不到眼睛,所以才會被踩到」
「所以這方法也不行啦~」

「第一點太少了」
「什麼太少了,可以說清楚一點嗎?」我回應
「只幫小波加一個床,這好像…..」他好像想講的不是“太少”這件事
……等了一會讓他整理自己想說的話
「他沒有說到重點!」他接下去說
「喔!那重點應該是?」我問
「應該是變一個房子給小波住」
「變一個房間就好了」
「不行,這樣巫婆還是會進去」
「所以應該是要在外面變一個小波的房間」

時間的關係,今天只討論到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